我不是大白的個人空間

信息量5139

《旅行青蛙》:瘋狂“養(yǎng)蛙”的人們:假佛系、真戲精!2018/1/26 9:57:26

最近,一股“養(yǎng)蛙”“曬蛙”風(fēng)潮席卷朋友圈、微博等社交網(wǎng)絡(luò)。刷屏級別的瘋狂傳播把《旅行青蛙》這款手游推到了蘋果商店免費游戲下載榜榜首。

這只青蛙是我們自身的投射
一款游戲火起來,必定是契合人們當(dāng)下生活和情感的。
從游戲本身說起。養(yǎng)蛙之旅其實就是兩種狀態(tài)的切換。
一是在家。青蛙在家的時候,不是在一樓吃飯、做手工,就是在二樓讀書、寫日記。一坐就是一下午、一整天,甚至好幾天。青蛙的設(shè)定是“一個人生活、旅行,走走停!保诩沂冀K是一個人,處于獨自生活狀態(tài)。沒有伙伴,小蝸牛、小蜜蜂的來訪也是在青蛙外出旅游時,且只是待在庭院里;埋頭做自己的事,跟游戲玩家也沒有任何互動。
有意或無意地,這呈現(xiàn)了當(dāng)下眾多都市青年的生活模式和生活狀態(tài)。他們離開故鄉(xiāng)和父母,在大城市打拼,獨自生活。工作之余,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去超市,很多時候,仿佛自身就是一座孤島。這群人被稱作“空巢青年”,2017年數(shù)量已超過5000萬。這只獨自生活的青蛙就是“空巢青年”的孤獨寫照。

不得不說,某種程度上,青蛙的這間小屋又是我們情感的烏托邦。庭院里,石頭屋上爬著爬山虎;屋前有水池,水池邊種滿三葉草;屋子周圍有花有草、有樹有竹。屋子里,樹干拔地而出、穿過屋頂;下層擺放著桌椅、置物架,青蛙在這里吃飯、做手工;上層有床、書桌,青蛙在這里看書、記日記。這不就是小時候夢中的林間小屋么?我們夢想著在這樣的屋子里自娛自樂。
二是外出旅行。青蛙的活動除了“家里蹲”就是外出旅行。旅行,本身就是一個夢幻、誘人的設(shè)定,完全契合了我們內(nèi)心的需求。我們熱衷于離開家、離開日常生活,去其他地方,看不同的風(fēng)景、感受不同的風(fēng)土人情、交新的朋友。
這只青蛙就像我們的分身,是一個自由而獨立的個體存在。它的活動不受玩家的控制,你不知道它何時出門、何時歸來,它旅行的目的地是哪兒、路上會遇到什么伙伴以及何時寄回明信片也完全無法預(yù)知。這只青蛙不再是90年代的電子寵物、00年代的QQ寵物,它擺脫了隸屬和依附關(guān)系,和主人是一種自由平等的開放性關(guān)系。
它是一只愛旅行的青蛙,它不受你的約束,但和你分享旅行經(jīng)歷。它把旅行的照片寄給你,把遠(yuǎn)方的特產(chǎn)帶回給你。它分享了游戲外的感動和真實。因為沒有預(yù)期,而且青蛙從未說過一句話,收明信片和禮物便成為游戲中最敲打玩家內(nèi)心的時刻,也是最治愈的時刻。
這只青蛙不就是我們嗎?有時候是在家的我們,有時候是在路上的我們。這不就是我們的生活嗎?有時我們自娛自樂,有時我們出門看世界、交朋友。我們既需要獨處但又害怕孤獨。
它不僅是我們個體的寫照,甚至還滿含著我們的期待和愿望,它的生活狀態(tài)便是我們的理想。我們期望自己更自由、更獨立、更現(xiàn)代,更有個性。我們期望與他人保持恰當(dāng)?shù)木嚯x,不逾越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界限。我們期望出去看世界,用心感受周遭的事物,感受我們個體與世界的關(guān)系。
這大概就是這款游戲治愈的地方。它契合人們當(dāng)下的生活和情緒,必定深受歡迎。
游戲中的牽絆是現(xiàn)實親子關(guān)系再現(xiàn)
《旅行青蛙》這款游戲與眾不同之處在于——在其中,我們身臨其境體會到了為人父母的感受,甚至是提前嘗到了育兒煩惱。
朋友圈里的蛙媽各式各樣:有的是“土壕蛙媽”,直接充錢,買最貴的食物、道具,蛙崽寄回來的明信片豐富多彩;有的是“佛系蛙媽”,也就割割草、收拾蛙崽的背包,有什么裝什么,偶爾點進(jìn)游戲看看蛙崽是出門了還是在家,旅途一切隨緣,蛙崽寄回來的明信片便相對單調(diào)克制……
但,其中有兩類蛙媽很是惹眼。
一類是“奮斗型蛙媽”,她們眼睛盯著朋友圈里“別人家的蛙崽”,看到別人家的蛙崽游歷名山大川、跟各種各樣的小伙伴玩耍,便不甘心于自家蛙崽的形單影只、旅途單調(diào)。于是到處查攻略,按照攻略給自家蛙崽買頭巾啊、帳篷呀、幸運瓶啊、水晶碗啊,食物和道具都專挑高級產(chǎn)品。她們從最開始的勤奮割草,到開外掛修改手機(jī)時間成倍地割草,最后終于心一橫給蛙崽充錢。
這不就是滿嘴“別人家的孩子”那種父母嗎?從孩子出生開始,小時候拼奶粉,大一點拼才藝、拼興趣班,上學(xué)了拼奧賽、拼假期出國游,無非就是想讓孩子有跟其他孩子一樣幸福精彩的童年?
還有一類是留守在家的“老母親”,在蛙媽群體中占比最高。年輕人們變身長者,開啟碎碎念模式:蛙崽在家的時候,嫌它宅在家里玩游戲(哦,不對,是看書);等蛙崽真出門旅行去了,又念叨著“都出去浪了三天了,也不知道回家”;好不容易給盼回來了,蛙崽背對著你記日記,又覺得它不愿跟你敞開心扉。每天就想著多割割草,給蛙崽攢錢買食物和道具;期盼著蛙崽寄的明信片;看到明信片又焦慮蛙崽怎么老是一個人。

這不就是我們長大后父母的日常嗎?我們在家時嫌棄我們不出門玩,我們離開家時盼著我們何時歸,時時牽掛著我們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有沒有朋友分享生活的苦與樂。這只青蛙不就是長大后的自己嗎?在家時死宅不出門,出門了就四處浪、玩消失。
我們帶著自己的性格和行事方式進(jìn)入到游戲中,游戲體驗便是親子關(guān)系的模擬和再現(xiàn)。這一次,我們真切地理解了父母的心情,理解了他們的那份牽掛。
這份牽掛,大概就是這款游戲最大的魔力所在。放置的是游戲,玩的是對蛙崽的牽掛。讓你無時無刻地走心。就是這樣,用最深的套路,穩(wěn)準(zhǔn)狠地直擊內(nèi)心。因為,親子關(guān)系是我們心中最柔軟和敏感的元素。
這群養(yǎng)成類玩家是假佛系、真戲精!
在游戲中,我們付諸了情感,并熱衷于將這種感情放在社交網(wǎng)絡(luò)上進(jìn)行傳播。游戲場景早已從簡單的游戲界面擴(kuò)展到了社交媒體上。
這只蛙已經(jīng)成為一種社交貨幣。各位蛙媽的微信群已淪為“養(yǎng)蛙家長群”。早晨,蛙媽會以“兒子一夜未歸,不知干嘛去了”的養(yǎng)蛙生活流水賬開啟新一天的社交生活!梆B(yǎng)蛙育兒交流群”里流傳著諸多經(jīng)驗和攻略,比如蛙崽的出行背包怎么整理更科學(xué)、如何讓蛙崽在家多呆一段時間、如何才能玩到空中滑翔的項目……
這只青蛙成為談資就擁有了社交屬性!奥眯星嗤堋背蔀槲⒉┏壴掝},閱讀量已超7億。一位00后玩家稱:“玩青蛙游戲是不想脫離大眾話題!鄙缃粚傩陨踔裂由斓搅藢嶋H生活中,“既然我們都養(yǎng)蛙了,以后出門就別點干鍋蛙了吧”。
社交媒體上,玩家們“腦洞”大開。玩家沒有密切參與青蛙行程的每一步,這給玩家提供了無盡的想象空間。比如,帶不同朋友去同一個地方的青蛙崽被認(rèn)為是念舊的孩子。又比如,在蛙崽發(fā)回“和小倉鼠在有馬溫泉”的明信片時,蛙媽又在朋友圈腦補了“兒子和小倉鼠對視一眼、過完此生”的愛情故事……
還有好事者在網(wǎng)上編造“都市傳說”,貧窮的蛙會被車碾死,引起一片恐慌;網(wǎng)上還傳播著“社會新聞”,有蛙在“大型特產(chǎn)盜竊案”中被捕,原因是媽媽出門只給了口糧沒放錢,但要帶特產(chǎn)回家;更有蹭熱點的人把一群蛙蛙裝到玻璃瓶里,等待老母親的援救。

可以說,游戲全靠想象和感受。在故事框架的空白部分,玩家們樂此不疲地想象著一部部大戲。這款小而美、輕量級的游戲看似是孤獨的、佛系的,但玩家的聯(lián)系和分享使之成為一場全民的狂歡。
有人說這是一款孤獨的、佛系的游戲。才不是呢,玩家們都是“假佛系、真戲精”。
總結(jié)來看,除了簡單易操作,不浪費大把時間、金錢,畫風(fēng)溫暖清新帶給人治愈的享受之外,《旅行青蛙》廣受歡迎、迅速走紅網(wǎng)絡(luò)空間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游戲契合和人們當(dāng)下的生活和情感,玩家在游戲中付諸了感情,并熱衷把這種感情分享到社交網(wǎng)絡(luò)上。
《旅行青蛙》為我們提供了情感寄托,玩家在其中獲得了溫馨、治愈的情感收益。正如游戲社區(qū)上玩家對《旅行青蛙》的評價:“這個游戲并不只是游戲,它還能給你感悟人生。請用心對待蛙蛙,如同對待你自己!
但是,在游戲之外,大家有沒有問一問自己:蛙崽都知道給家里寄明信片,你給父母打電話、發(fā)微信、聊視頻了嗎?
網(wǎng)站地圖 - 手機(jī)版 - 留言反饋
個人空間相關(guān)信息由系統(tǒng)索引庫每60分鐘定時更新同步,非實時數(shù)據(jù)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