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By:2018/7/30 8:34:19
最近,看一則新聞,直接笑岔氣了。 這,就是青島農商銀行膠州支行干的糗事——
[b]房子不好賣的時候,強制要求職工“內部消化”[/b]
[b]等到未交付的房子漲價了,又反悔了,找職工“談話”,要求其退房。[/b]
哈哈哈,這是多么狗血的劇情啊
然而就這樣發(fā)生了,而且,是在青島農商銀行[b]IPO[/b]期間
只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了……
[img]/tp/2018/0730/0825199383.jpg[/img]
[b]要知道,一個企業(yè)打算上市之前,是不允許有任何負面新聞的[/b]
[b]而這個負面新聞,竟然是自產自銷的[/b]
[b]給人的感覺是:青島農商銀行膠州支行的領導[/b]
[b]腦子真的被驢踢了[/b]
[b]而且踢得不輕![/b]
[img]/tp/2018/0730/0825399393.jpg[/img]
據半島網報道:
最近,青島農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膠州支行的職工李先生爆料
[b]當初交了13萬元認購款,購買了均價5000元左右的商品房,現在均價漲到了12500元/米,銷售完畢的200套房源,如今卻要求購房者全部原價退房![/b]
對此,建設方青島中云實業(yè)有限公司說,他們也是受害者!
銀行收取的購房款,并沒有交給他們。并且,住宅小區(qū)和農商大廈是兩個項目,他們負責的是住宅小區(qū),銀行并沒有資格和權利去進行銷售。
銀行則解釋,這件事中銀行只是作為中介存在,并不是建設方。
[img]/tp/2018/0730/0826396530.jpg[/img]
[color=#B2B2B2]交款確認函 [/color]
[b]強迫職工“消化”房子[/b]
李先生說,2016年,青島農商銀行膠州支行以給農商銀行職工團購商品房的借口,發(fā)布《膠州農商銀行職工團購房通知》,團購房項目,位于海爾大道東側(交警大隊西側)。
“當時主要是針對銀行的內部職工,后來賣不出去了,也對外銷售。”李先生介紹。當時銀行的解釋是,這塊地是銀行不良貸款抵押用地,共建商品房200套左右。
“后來由于銀行領導的壓力,我們大部分員工都交了5萬元的購房款,也有一部分其他市民。”李先生說,200套商品房很快就售罄。但交款后僅一個星期,對方突然改口,稱原材料漲價,要求每平米房子上漲100元,購房者無奈同意。
后期,建設方又再次要求漲價,但在物價部門的協調下并未成行。
但建設方要求購房者必須購買價值18萬元的車庫。
“當時這個價格是遠遠高于市場價的,但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后來還是又交了8萬元的定金!崩钕壬f,當時總共交了13萬元認購款并在之后完成了選房。
[img]/tp/2018/0730/0828361660.jpg[/img]
[b]強迫職工退還房子[/b]
但是就在今年前段時間,李先生等購房者突然接到通知,要求他們原價退房。
“我們當然不同意了,因為現在這些房子都漲到每平米1萬多了,但是銀行只同意退13萬元!崩钕壬f,很多購房者包括大部分的銀行職工都不同意退,但是銀行以各種理由要挾。
“內部職工不退房的都要被處理,有職務的免職,沒有職務的辭退!崩钕壬f,大部分購房者只能選擇退房,但是要求銀行必須補償這一年的房價差價和銀行利息,但是銀行堅持一分錢不多給,而且后期更是加大了約談力度,要求職工必須無條件退房。
“退房的事兒,讓很多銀行的職工在周圍鄰居、親戚里邊的名聲很不好,因為當初買房的時候大部分都是用銀行職工頂名購買的!崩钕壬f,這樣操作的話銀行承諾可以協助辦理一手房手續(xù)并且在入住后可以享受和農商辦公樓同等待遇的物業(yè)服務。如今銀行單方面要求退房,職工在被免職和辭退的威脅下同意,但這個“鍋”最終還是得職工自己背。
[b]到底誰是受害者?[/b]
7月18日,半島網記者查詢發(fā)現,當初的農商小區(qū)如今已經更名為“少海名仕府邸”,對外銷售均價為12500元/米,預計交房時間為2019年年底。
而聯系到膠州市規(guī)劃局,半島網記者發(fā)現,2015年7月29日公示的內容中,建設項目名稱為[b]膠州市農商大廈、農商住宅小區(qū)[/b]項目方案。通過現場公示牌顯示,建設單位為青島農商膠州支行及中云實業(yè)。
針對李先生反映的問題,18日下午半島網記者聯系到中運實業(yè)該項目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在這件事中他們也是受害者。
“我們這根本就是兩個項目,農商大廈是銀行負責,住宅小區(qū)是我們!痹撠撠熑私榻B,因此銀行根本沒有資格和權利去銷售住宅小區(qū),而且當初這些所謂的“購房者”交納的“購房款”中運實業(yè)也并未收到一分錢。
“這是兩個規(guī)劃證,我們是受了無妄之災!痹撠撠熑藦娬{,有些購房者認為這是銀行和中云實業(yè)共同建設并銷售的,但是他們拿不出任何中云實業(yè)的蓋章文件。
通過和李先生核實之后,記者發(fā)現當初的交款確認函和選房選車登記證明文件中,確實僅有青島農商膠州支行的蓋章。隨后記者通過膠州市規(guī)劃局核實后了解到,這兩個項目(農商大廈和住宅小區(qū))確實是分別為兩個《規(guī)劃證》。
[b]銀行僅僅是“中介”?[/b]
青島農商膠州支行綜合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李先生反映的事情確實存在,但是銀行只是作為一個中介存在,并不是建設單位。至于其余問題他表示需要去核實,但截止到記者發(fā)稿前并未接到對方回復。
李先生告訴記者,他們這些維權者之前將此事反映給膠州市政府的相關領導,對方督促膠州市房產局進行協調!暗且呀涍^去兩個周了,還是沒有動靜,今天(18日)上午剛給房產局負責此事的一個局長打電話,他們說銀行行長出差了!崩钕壬f,如今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18日下午,半島網記者多次致電膠州市房產局,但膠州政務網公開的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img]/tp/2018/0730/0832213717.jpg[/img]
[b]
[/b]
[b]IPO為何失敗了?[/b]
據閃電新聞報道,7月2日,青島農商行在上會前夜被證監(jiān)會取消上會審核,7月9日,浙江紹興瑞豐農村商業(yè)銀行也在上會前夜被按下暫停鍵,其理由均為“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市場多認為與其資產質量問題有關。
7月3日,本應是青島農商行上會之日,但證監(jiān)會在前一天晚間突然發(fā)布公告稱,鑒于青島農商行“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決定取消第十七屆發(fā)審委2018年第94次發(fā)審委會議對該公司發(fā)行申報文件的審核。
當頭一棒,對于排隊20個月的青島農商行無疑是重大的打擊。
公開資料顯示,青島農商行成立于2012年6月26日,由9家農信社在清產核資的基礎上,以新設合并方式組建的股份制商業(yè)銀行,也是山東省第一家地級農商行。
2016年,銀行A股IPO大熱,青島農商行也乘著這股東風,于該年10月首次向證監(jiān)會遞交招股書。
然而,2017年,IPO審核排隊進度放緩,銀行A股IPO現“空窗期”。作為排隊者之一,青島農商行自首次向證監(jiān)會遞交招股書至今,已在A股門外等候了約20個月。
既然排隊期間,青島農商行的財報數據可圈可點,為何此次上會審核突然被取消呢?
記者電話聯系了青島農商行相關負責人,截至發(fā)稿前,青島農商行方面并未給予具體的正式回應,只是強調,“多方面原因,具體以銀行對外公布的內容為準,不會放棄再次沖擊IPO的機會。“
山東證監(jiān)局的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今年監(jiān)管部門對排隊企業(yè)從嚴發(fā)審或是一個重要原因,另外,青島農商行的不良資產率過高應該是其被取消上會的主要原因。
[b]一個“官司纏身”的銀行?[/b]
青島農商行財報的問題隨處可見,其現實經營中的風險,更是大到一般人難以理解。這家銀行從2012年~2018年間,四年就面臨過接近6000起民事訴訟案件!相當于每天這家銀行都面臨著3起訴訟案件。其中存在著大量的逾期貸款未還的案件。
截至2018年1月5日,青島農商行尚未了結的爭議訴訟標的金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重大訴訟、仲裁案件共22起,涉訴金額共計9.30億元。而在未決訴訟案件中,位居首位的就是欠款金多達3.33億元的青島賽爾高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該公司也是青島農商行的股東之一。這筆貸款也屬于偶發(fā)性關聯交易。
截至目前,青島農商行還有15戶股東所持的合計6407萬股股份被司法凍結。其中9戶股東正是因為與該行存在關聯方貸款違約,而坐上了被告席。
所以,毫無意外的是,青島農商行的不良率高啟,2014-2016年末及2017年6月末,青島農商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分別為20.67億元、22.54億元、20.29億元和20.6億元,不良貸款率分別為2.4%、2.38%、2.01%和1.93%,而2014-2016年末,同期已上市銀行不良貸款率的平均水平分別為1.16%、1.51%和1.6%,由此可見,青島農商行的不良貸款率高于已上市銀行不良貸款率平均水平分別為124個基點、57個基點和41個基點。青島農商行的個人不良貸款率正持續(xù)走高。截至2017年6月末、2016年末、2015年末、2014年末分別為3.19%、3.28%、2.88%、1.79%。2018年伊始,青島農商行平度支行還曾因為農戶貸款資金監(jiān)控不到位,被青島銀監(jiān)局罰款20萬元。
[size=5][color=#FFFFFF] 輿情分析:[/color][/size]
[b]1、強迫職工消化賣不動的房子,這在當時應該是真的,而且某些領導也是心知肚明的。[/b]
[b]2、見房價翻番后,出爾反爾,要求職工退房,這不排除里面有所勾結。比較,違背契約的成本是較低的,而收回房子的利益是巨大的。[/b]
[b]3、IPO上會期間,不能杜絕負面新聞的出現,可見管理公關之弱。[/b]
[b]4、不良率、官司纏身,都不是偶然的。這與管理混亂有一定的關系。[/b]